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头啖汤评论:读懂“杭州六小龙”,构筑产业新支柱

  • 汽车
  • 2025-02-21 18:30:10
  • 14

2 月 18 日,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要以走在前列的担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加快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 " 破土而出 " 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引发全球震动的深度求索(DeepSeek)、制作《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开发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与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等科技公司都位于杭州,也都是近年来涌现的 " 科技新星 ",被称为 " 杭州六小龙 "。 " 杭州六小龙 " 分布在具身智能、AI 大模型、空间智能等不同领域,在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场景等方向发力,共同绘就了一幅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春潮涌动的新图景,也给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启示。

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流水线上尝试作业。来源:南方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杭州六小龙 " 的出圈,在于科技强市助力产业超前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有势能,是完全能够做大做强的新增长点。新征程上,要乘 " 势 " 而上、向 " 新 " 而行,加力发力、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依托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的坚实基础,发挥市场广阔、应用场景多的优势,推动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全力塑造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单打独斗不行,握指成拳才能形成合力。杭州构建了一个 " 高校—企业—资本 " 高度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不仅缩短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径,更形成了技术迭代的 " 正向飞轮 "。广东聚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加快构筑产业新支柱,就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攻克通用大模型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现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能级提升、联动发展,因时因势谋划高能级平台,协同构建人才和创新成果集聚网络,推动产生更多 " 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加速 " 从 1 到 10"" 从 10 到 100" 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从电商到 AI,杭州总能孕育出走在时代前沿的企业,营商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入驻杭州 " 不吃一顿饭、不喝一杯酒、不送一根烟 ",政府 "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如此,企业家和青年人才自然会 " 用脚投票 ",在城市中扎下根、放下心、迈开步。广东聚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加快构筑产业新支柱,就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 " 无事不扰、有事必到 " 的态度优化涉企服务,努力造就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之树根深叶茂、产业之林生机盎然。

撰文   郭雪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