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一年赚几百亿,不给80多万人交社保,这合适吗?

  • 文学
  • 2025-02-21 15:10:08
  • 15

所谓的 " 人口红利 " 不过是靠压榨一些人的时间、精力,或者不给他们买社保而获得的。

作者:李捷(抱朴财经评论员)

一家企业如果没给 80 多万实际上的全职员工交社保,你是不是会觉得有点惊讶?当然,它现在决定交。

2 月 19 日,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 2025 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

那么,美团 " 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 " 有多少人?

公开报道显示,2023 年美团 " 全年累计接单天数在 260 天以上的稳定骑手 " 大约 82 万人。

不过,考虑到自 2023 年之后,外卖市场与就业群体的规模仍在扩大,可以合理预估,美团 " 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 " 超过百万。

长期以来,美团 " 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 " 没有社保,这真的很不厚道。

美团是不是没钱呢?还真不是。

2024 年第三季度,美团营收同比增长 22.4%,达到 936 亿,净利润 128.65 亿,同比增长 258%

美团 2024 年上半年净利润 210.05 亿,较上年同期的 131.51 亿元增长 60.4%。

也就是说,美团一年的净利润大概在四五百亿,也有专业人士测算说美团给骑手买社保要花 100 多亿,可是,赚了几百亿,花 100 多亿给实际上的员工买社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美团今日港股开盘跌近 6%。

美团受了什么刺激,突然要给骑手买社保了?

因为京东出手了,开始试图重构中国的外卖版图,而且势头很猛。

我反正是乐见几大巨头激烈竞争,越激烈越好,对普通人有好处。

京东已经把手伸到外卖领域

2 月 11 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招募,并宣布,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招募只限 " 品质堂食餐厅 "。

2 月 20 日,据京东统计,京东外卖上线一周后,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 100 倍,已有近 20 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

一方面招揽商家,一方面提升骑手待遇:

京东外卖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也是行业内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很多人为京东叫好,我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京东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守法企业该做的事情,就有这么多人叫好,这事儿总觉得哪里不对。

我是该叫好呢?还是该拍案?

京东来切外卖蛋糕,让骑手的劳动力价值稍微涨了一点,美团也要给全职骑手买社保了,这就是竞争的力量。

2 月 20 日,饿了么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从 2023 年 2 月起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

据称,饿了么已经在全国首批 7 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骑手缴纳保费。

饿了么也坐不住了。

饿了么的全职骑手有多少?我没查到官方数据,估计也有几十万。

如果京东不刺激,是不是美团、饿了么就准备一直不给全职骑手买社保?

不厚道的不只美团。

还有,我想问一下:这么多实际上的外卖平台全职员工长期没有社保,有关部门真的不知道?

除了外卖员,还有网约车司机,还有快递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固定为某个公司做实际上的全职工作,相应的公司有没有给他们买社保?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国已有 8400 万人。

这中间有多少是应该由公司买社保,但是没有买的?我估计,这也是一笔糊涂账。

长期以来,有些人喜欢讲 " 人口红利 ",这个 " 人口红利 " 里面包括消费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不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真的是 " 红利 " 吗?

我怎么觉得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说成 " 红利 " 有点可耻,有点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占了天大的不应该占的便宜。

有些朋友在夸电商、外卖平台又快又便宜,甚至以此自豪,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便宜的部分原因就是过度卷,过度压榨外卖员、快递员的结果,这样的便宜一点也不值得骄傲和自豪。

正常的可持续的外卖系统是怎样的?

在这个系统里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都是有五险一金的,都是靠这份工作可以过上正常生活的。

理论上,他们大部分时间不用加班,他们有双休,有享受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平等权益,当然,只是理论上,我也懂。

任何企业靠压低人工来竞争的手段都是不厚道,而且是不可持续的。

专家们一直在讲要刺激消费,要提升消费,讲这话很容易,但是把事情做好很难,把社保制度执行到位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这么难,又是不可描述。

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大城市的消费增速不行,但是一些中小城市的消费增速还可以?

我分析至少包括几个原因:

第一,中小城市的房价低,房贷压力没那么大。

第二,中小城市老龄化更严重,领退休金的老人的比例更高,敢于多花一点钱。

第三,在大城市工作的灵活就业者很多都是来自于农村和中小城市,他们不敢花钱,他们的钱都汇回老家养家糊口,他们中的少数网约车司机甚至直接就睡在车里,不租房。

也有一些灵活就业者居住的环境很一般,很多人就是一间小房间、一张床。他们尽量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尽量在大城市不消费。

他们不消费的原因之一是心里没底,对未来没信心,因为他们拼命工作,连社保都没有,老了怎么办?不敢想。

其实有很多灵活就业者每天拼命工作,但是也就只能勉强度日。

今纶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案例:在某一线城市,他从机场打车回市区,有一个湖南的司机说他每天工作超过 12 个小时,每月工作 30 天,但除开所有成本,到手只有五六千元,他说自己每天只能在家呆几个小时。

这样的灵活就业者是真实存在的,我也遇到过。

他们和我讲:很多人不断进入网约车领域来就业,因为每个月有五六千总比没有要好平台看到了新数据,调低了单价,每单的利润越来越低。

你看,所谓的 " 人口红利 " 不过是靠压榨一些人的时间、精力,或者不给他们买社保而获得的,享受这样的 " 时代红利 ",我有点于心不忍,更多的是内心不安。

好在,美团和饿了么决定给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终结了此前的不体面,希望更多的平台,尤其是网约车平台也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也能采取类似跟进的措施?

人这辈子很短,不过几十年,赚过多的钱也是用不完的。

人最终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作为一个知名企业,更重要的是创造社会价值,让更多普通人享受时代红利、科技红利。

如果科技只是企业用来驱赶、压榨底层劳动者的工具,那这样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应用,我看也没啥意义,反而制造了大规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现在的形势很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那么,就更要把有限的事情做好。

某些企业从长远经营出发,理应对照法律法规,至少给全职员工买个基础版的五险一金,因为这是运营企业的底线要求,不应该被突破,这对于普通劳动者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京东是一条鲶鱼,搅动了外卖的江湖,增进了外卖员的权益和福利,希望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越来越多的鲶鱼。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