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小伙连续六年自费组织村里老人烙馍聊天老人:他家是“老人俱乐部”

  • 创业
  • 2025-01-27 11:58:05
  • 19

近日,一条 " 男子免费提供面粉让老人们烙馍聊天 " 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一条窄窄的村路上,围坐着一群老人,擀面、烧火、烙馍,老人们边忙碌边聊天,烟火气十足、年味满满,网友戏称 " 村口情报站再添新业务 "。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烙馍话家常的场景发生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毛郢孜村。免费提供面粉的小伙名叫王明乐,今年 31 岁,村里老人都亲切地喊他 " 小六 "。自 2018 年起,小六开始自掏腰包,关爱村里的老人。为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他不仅组织他们一起唱歌、蹦迪、烙馍、包饺子,还请他们吃饭,送他们礼物,带着他们一起玩、一起拍短视频。如今,老人们常主动来到小六家帮忙干活或闲聊。有老人笑称:" 小六家现在就是我们的俱乐部。"

村里老人每月两三次到小伙家烙馍、话家常:小六家是我们的俱乐部

1 月 24 日下午 2 点,安徽宿州毛郢孜村的老人又聚集到了小六家。" 我们前两天刚烙完馍,今天又都来小六家了,准备干活呢。" 今年 77 岁的王书文告诉北青报记者,来小六家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几乎每天都来,偶尔还在小六家吃午饭。

王书文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平常都不怎么回家,就剩她和老伴一起过日子。王书文说,她家里现在没有田地,不需要干农活,老伴也不喜欢在家里,经常独自外出,她自己在家常常无事可做,很无聊。但自 2018 年起,小六开始带着村里的老人开展跳舞、唱歌、包饺子、烙馍等活动,她就是从那时开始来小六家参加活动的,至今已有六年。

烙馍的活动通常每月举行两三次," 每次小六都提前一天通知大家,第二天不用提醒,大家就主动来小六家了。" 王书文说,小六会让他们提前统计参与烙馍的人数,将他们分成四人一组,大家自带烙馍用的鏊子、柴火等工具,而小六负责提供面粉。老人们在他家门口一起烙馍,从下午 2 点忙到 5 点,每人能烙出 20 张左右的馍,最后都各自带回家吃。" 我们坐在一起烙馍,还会聊聊家里的事,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偶尔,小六还会把老人们一起烙馍的场景拍下来发到网上。王书文说,她很乐意参与拍摄,子女们也会看这些视频。" 孩子们看到视频也很高兴,我在家有事可干,他们比较放心。我们村没有老年人俱乐部,现在小六家就是我们的俱乐部。"

那天下午,老人们还在小六家忙碌着,79 岁的曹振云口渴就先回家喝水、稍作休息。" 我家离小六家不远,就在他家北边,平常去他家很方便。" 曹振云和王书文一样,是村里最早一批跟着小六烙馍的老人。

曹振云告诉北青报记者,老伴于 1994 年去世,她独自养育三儿一女,如今已经抱上了重孙。没和她住在一起的孩子们经常回家看望她,但平时她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干坐着,偶尔打打牌,想找人聊天又觉得不好总去别人家打扰。" 小六带我们一起烙馍后,我们有了一个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 除了组织老人烙馍,小六还时不时买些米、油、面送给村里老人,有时还请老人们一起吃饭,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 我有肩周炎,他经常过来帮我捶捶肩,特别贴心。"

从唱歌蹦迪拍短视频到包饺子、烙馍 小伙连续六年自费组织活动丰富老人生活

老人们口中的小六就是村里 31 岁的小伙王明乐。" 我希望村里老人都能过上开心幸福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小六告诉北青报记者,毛郢孜村的老人平均年龄在 70 岁左右,大多为留守老人。

2014 年,他从北京回到家乡创业,先后开过代驾公司,卖过酒、烟花和水果,赚了点小钱后,就开始想着如何回馈社会。2016 年,他开始关注村里的老年人,发现这些老人上了年纪后行动不便,生活节俭,不舍得吃、不舍得穿。" 我就想,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起初,小六每个月会拿出一部分收入去帮助本村及周边村庄的老人,但毕竟能力有限。2018 年,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先从我们村做起,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再去关注更多的老人。" 带着老人们做些什么好呢?唱歌、蹦迪、畅游欢乐谷、办游园会、组织聚餐聚会,发物资、包饺子、烙馍、做罐头,小六为丰富老人们的生活,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还和老人们一起拍摄短视频。

" 刚开始我就是想带着老人们动起来,让他们老有所乐,拍短视频也是单纯地想要记录他们的生活。后来,我觉得不能盲目地乐,还得让老人们老有所为,于是就带大家一起劳动。" 小六说。

然而,由于年龄、思想观念的差异,小六在与老人相处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一开始,他们很害羞、腼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跟着我跳舞,也不愿拍视频。" 于是,小六决定先找几个领头人,说服他们后,再带动其他老人。" 我先找了四个大爷,拿着几条烟去他们家,说服他们一起跳舞、拍视频。他们愿意跟我一起尝试,后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上百个人。"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小六也越来越熟悉和信任。后来,小六再组织包饺子、烙馍等活动,老人们都积极参加。

这些年来,小六每次组织烙馍活动,都有 130 到 140 人参加。每次小六都会买上七八袋面粉,花费大约 700 元。为了更好地组织活动,小六还为老人们设立了不同的 " 部门 "。" 我们有情报部、后勤部、财务部、人事部等等,办活动的时候,我直接跟各部门的部长说,让他们通知其他老人,也让他们过一把‘官瘾’。"

六年陪伴换来 " 家人般 " 温暖 困境下仍未想过放弃关爱老人

小六告诉北青报记者,2021 年,他曾尝试带老人们创业,将烙好的馍拿出去卖。然而,当他们将馍交给购买者后,对方却在结账时失联了。老人辛辛苦苦做了近半个月的馍,最终一分钱也没挣到。从那以后,他便放弃了卖馍的念头,而是让老人将自己做好的馍带回家自己享用。

陪伴村里的老人六年,小六投入了不少钱,有人对此不解,甚至质疑。对此,小六坚定地说:" 很多人说我傻,但我觉得,用自己的青春和金钱换老人们开心,值了!" 如今,小六和村里的老人们处得如同一家人,还收到了老人们送给他的锦旗。

在陪伴老人的同时,小六也得到了老人们的陪伴和关心。他回忆,2016 年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婚,这几年过年家里都只有他一个人。除夕夜,他自己在家吃饺子总会因想起去世的母亲而落泪。村里的老人们得知后,会给他送来自家炸好的鱼、丸子、牛肉等," 现在每年过年,我家的餐桌上总摆满了老人们送来的好吃的。"

小六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他因贷款被骗,损失了不少钱。得知这一消息后,老人们纷纷前来安慰他、鼓励他。2025 年开始,他决定重新振作,靠卖馒头挣钱。村里的老人也经常会来帮他做馒头、蒸馒头,每天卖馒头能挣二三百元。以他目前的经济情况继续关爱村里的老人,难免有压力," 那也没想过放弃做这件事,慢慢来嘛,主要我也舍不得这些老人。"

2024 年最后一天,小六准备了瓜果零食,组织老人们跨年聚会。2025 年春节马上要到了,前不久,小六给村里老人准备了年货——每人一条大鲤鱼。现在,他又开始为村里的老人筹备新春活动。" 正月初一或初二,我打算组织老人们套圈、抽奖,给他们买点小礼品,希望带大家一起过个开心年。"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胥真研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