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35位不超过35岁的科技青年,在前沿的“空白领域”做研究

  • 文学
  • 2025-01-19 21:16:10
  • 10

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们,已经足以是科技前沿的“扛把子”了。

1月19日,第四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这一计划简称“上海科技35U35”,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战略方向上,共选拔不超过35岁的35名获奖者和15名提名者。

2024“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颁奖典礼。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供图

从获奖者划分的四个“面向”也足以看出,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正在挑起越来越重的科研担子,在诸多空白领域和领军方阵中寻求突破。

“我个人觉得,人工智能方向的科研项目目前很多都在向年轻化转变,很多年轻人都在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方向上尝试研究。”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睿告诉记者。

范睿今年31岁,也是此次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其研究团队的学生中更是早已不乏“00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他所从事的是机器人视觉环境感知方面的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在KITTI、Cityscapes等国际权威算法评测榜单上名列前茅。

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翰聚焦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化学合成、理论模拟、物化性能探索和纳米催化医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其研究团队致力于为临床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纳米催化疗法能够选择性地在肿瘤区发生杀伤作用,有效回避掉传统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我们提供10个方案,只要有1个能惠及临床医生,那么就是非常值得的。”林翰表示,真正要做出一项新技术或是新方法,会有很多挑战,比如能否落地的质疑,比如监管的限制。而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或许试错成本相对较低,即使犯错也可以多来几次,花更大量的时间。

在科研领域,犯错并不可怕。找到一个创新方向甚至空白领域,然后不断试错,或许是打开通向未来的口子的开始。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骨类器官研究中心主任白龙在本科期间学的是金属材料,更有关联性的或许是到车间工作。但此后他的研究不断转向,从金属材料到金属生物材料,再到水凝胶的生物材料,最后到类器官。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软组织的类器官已经有不错发展的背景下,他选中了骨类器官的研究方向——一个尚算空白的领域。

针对骨修复的临床挑战,相较于传统的组织工程,骨类器官的修复效率、修复质量都会好很多。白龙介绍,类器官现在是比较前沿的技术,还没有进入临床应用。但从动物实验的情况来说,修复同一个骨缺损,传统组织工程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骨类器官大概只需要一个月。

面向人类生命健康,这本就是一个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领域,也正是白龙跨界的研究履历,促成了迈进空白区的研究。而U35的平台,也被他视为一个交叉融合的场合。“我们做生物材料其实最终目的是两个,一个是产业化,一个是临床化。面向市场,同时面向患者。”和其他赛道的青年获奖者交流,白龙相信有利于未来实现全链条的创新。

确实,在面向经济主战场的赛道上,不少研究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甚至也能看到企业的身影。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孔维庆研究的,是生物质基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绿色低碳循环与高值化利用。传统的化学纤维不可降解,而以木材为原料的莱赛尔纤维更为绿色环保,且可降解。孔维庆的研究,旨在以竹子取代木材,以竹子为原料采用溶解浆技术并进一步制成纤维,建立起特有的竹浆品牌和竹莱赛尔纤维的品牌。

这是一项从0到1的基础研究,面对的是浩大的工程,而与此同时,技术一旦应用就与日常生活尤为贴近,且面向的是莱赛尔纤维每年数十万吨级别的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心怡则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落地,并已经开始试水市场。此次获奖,她同时还有一重身份是甄觉科技的联合创始人。作为青年科研人才中的一员,乐心怡也提醒大家创业要做好准备,“参与市场竞争,其实是比在高校拿经费、拿项目更艰难、竞争更激烈的赛道,是一条更加坎坷的道路。”

接受采访时,很多获奖者都会提到“卷”这个词。这既意味着担子的重量,也意味着竞争的激烈。范睿并不排斥用这个词形容自己或形容环境,在他看来当下的科研环境很好,关键在于竞争压力,而来自身边的同辈压力,某种程度上也是推着自己前进的动力。

但“卷”的同时不能“急”。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向上,“卷”是共同的压力,“坐冷板凳”也是属于每个人的挑战。“科研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沉淀,要耐得住寂寞。”要出成果,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在白龙看来,有挑战的才有意义,敢于在这条道路上前进,正是因为对研究领域发展前景的信心。

白龙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或许是U35舞台上这些坐得起“冷板凳”的青年科学家所共识的。他说:“年轻人,就是应该奔着未来去做科学研究。”

附:2024“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获奖名单

 

有话要说...